空手道是日本國技之一,它起源自中國武術和沖繩流球群島當地武術融合已成,經過時間的洗禮,由最初的(唐手道)演變成現今的空手道,成為各大小學府;軍警等機構的指定必修課程。時至今日,它除了保留了原有武道式空手道外,發展至今以成為普及的競技體育運動。
空手道是一種高強度連續性運動,必須從熱身開始,要求由身體頭部至腳部每一組肌腱和韌帶都得到適當的運動,方能開始練習,練習方式包括有:持續、重複、間歇、變換、循環、遊戲和比賽練習法,具有敏捷性、持久性、爆炸力及意志力等特點,利用人的肢體、關節等部位做出各種動作來防衛和攻擊,透過正確的系統練習,強化、協調身體各器官機能,最大限度地發掘其機能潛力,除了練就一身好武功外,還能够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,增強免疫力,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,是追求健康的都市人不可缺少的熱門健身運動之一,适合不同年齡人士參加。
練習空手道後的機能對比
一般人安靜心率平均每分鐘七十次左右(60-80次/分),經過良好的空手道練習後心率可偏低至只40-60次/分左右,但搏動有力,這是由於長期訓練,迷走神經緊張性增高的表現。
- 肺活量
最大深吸氣後,再作最大呼氣時所呼出的氣量稱為肺活量。正常成人肺活量的平均值男性3500-4000毫升,女性為2500-3500毫升,練習水平高的空手道學員肺活量可達5000毫升以上。
- 肺通氣量
單位時間內吸入(或呼出)的氣量稱為肺通氣量,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隨人體新陳代謝水平而變化,空手道劇烈運動時,呼吸頻率可增至40-60次/分,每分通氣量可增至80-100升或可達180-200升。
- 神經系統
長期的空手道運動令神經過程靈活性提高,均衡性增強,中樞神經系統對所有器官活動的調節和自我調節作用的改善,植物性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的調節速度加快,調節機能經濟化。
- 大腦皮層神經
隨著年齡的增加,大腦逐漸退化和萎縮,大腦皮層表面面積和腦血流量均相應減少,大腦皮層神經過程的靈敏性減弱,神經調節能力較差。因此,空手道運動可改善中樞神經系統機能,令大腦皮層神經過程興奮性、均衡性和靈敏性提高,反應的潛服期縮短,改善各種分析器的機能,預防大腦衰老。從而保持精力充沛、動作敏捷、解除精神緊張及疲勞。
- 心血管系統
高強度的空手道練習可提高心臟功能,令心肌興奮性增高、心肌收縮力加強、冠狀動脈擴張、血流改善,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,心臟活動能力加強,降低血脂,減少心血管的發病率。
- 呼吸系統
空手道的帶氧、無氧練習可保持肺組織的彈性,提高呼吸肌的收縮力,加強心胸的活動幅度,改善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,增加吸氧能力,從而提高全身各內臟器官的新陳代謝。
|
空手道能強化身體
綜合上述各要素,練習空手道能強化身體各器官功能,防止機能加快老化.提高身體速度、力量、柔韌性、敏捷性、持久性、平衡性、意志力等,對增強自信心及保持身心健康起一定作用。
|